当前位置:数智频道首页 > 头图推荐 > 正文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(2)

美团当然要防御反击,除了跟进补贴之外,高盛还很看好美团做的浣熊厨房:美团来把一堆小饭店集中在一起,做一个标准化的厨房,一起用标准的设备、保证比那些小作坊干净,标准化出餐,甚至还能通过直播厨房画面,来让用户心安。商家负责做饭,骑手们就在门口等着,这样就省去了骑手满城跑来跑去取餐的成本,可以说是中央厨房的外卖版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不过,随着外卖战打得越来越激烈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这三家的股价是越来越跌。高盛预测,在今年第二季度这三个月里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可能会总共烧掉250亿人民币。如果按全年来看,阿里可能要烧掉410亿、京东是260亿,美团是250亿。

所以摩根大通就发出了那个全市场的疑问:这样烧钱值得吗?

02

瑞银认为烧钱不值损失AI机会成本

从现金来看,最能打补贴战的是阿里。阿里在2025财年,拥有800多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,有400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及短期投资,这使得阿里有最充足的弹药。相比之下,京东的现金及短期投资不到2000亿人民币,美团差不多是1600多亿。

并且瑞银说,现在大家逐渐陷入了“懦夫博弈”,谁要是先认输,就会导致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,这就导致所有人都会继续竞争,这种白热化的程度恐怕会持续到双十一。

那么,这样烧钱到底值不值?瑞银就认为不值,因为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,是一个苦哈哈的市场瑞银和很多投行对这一市场规模的预测相近:3年后可能会翻倍到1.5万亿人民币,占整个电商市场的10%。

如果头部的这三家公司,占据了80%的总市场份额,由于它不是由一家垄断,所以竞争始终存在,消费者始终会对价格敏感、会去跨平台比价,瑞银认为差不多只会维持在2.5%的营业利润率,那么整个市场实际的利润约300亿人民币。这点利润相比于现在的投入,很明显不太值得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而且即时零售主要有三大块,一个是急需的物品,最常见的就是药物;第二是生鲜产品,需要冷链配送的;第三是从附近配送更有经济效益的,比如米面油、瓶装水。

但根据很多媒体的报道,这次的外卖大战中,爆单最多的似乎是奶茶店,而不是所谓的即时零售领域,甚至出现了美团、阿里、京东股价齐跌,但霸王茶姬、茶百道、古茗、蜜雪冰城这些奶茶股大涨的奇景。

当然,还有一个没有计算进去的价值:平台们可能会接受更低的利润率,并且把对外卖的投资当成市场策略的一部分,这些经费应该算在市场营销费用的头上,是对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减少市场份额流失的进攻与防御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不过更重要的是,钱是有机会成本的,选择了投到外卖里,就势必会影响其他方向,比如AI。在今年初,随着DeepSeek的崛起,很多科技大厂都好不容易建立了新的AI叙事。比如阿里的通义千问,其实有不错的表现,阿里也有了中国AI基础设施的叙事。但如今,这个叙事似乎有点被外卖战给打断了。

热点推送

本周关注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