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数智频道首页 > 头图推荐 > 正文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7月18日,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美团、阿里、京东,要求“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,理性参与竞争”。

这背后,是白热化的千亿外卖鏖战。仅2025年第二季度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在外卖战场狂烧250亿,阿里全年补贴预估高达410亿。而这场被瑞银斥为“懦夫博弈”的资本厮杀,正引发市场的冰冷回应:三巨头股价持续下探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近日高盛放出预测,这场外卖大战最终可能以美团:阿里:京东分别以5.5:3.5:1割分市场的结局收场。可三年后整个市场利润才300亿,现在巨头们烧的钱值得吗?

本周101Weekly的第一期,我们来深扒外卖大战的底层逻辑:为什么偏偏是现在开打?烧钱何时是头?谁能笑到最后?国际投行想看到巨头把钱投资更有潜力的未来市场,而这场外卖战是否拖慢AI布局?

(本文为视频稿件改写,欢迎大家收看以下视频)

01

外卖大战为何现在开打?巨头们的边界扩张

为什么是现在开打?最核心的原因是,旧有的增长点都已经做了,巨头们都需要把自己的边界再往外扩一扩,才能获得新的增长,但这一扩,就开始有了交叉。

根据瑞银的报告,一边是零售巨头,美团开始将它的即时零售覆盖范围,从外卖扩展到非餐饮类,比如美团已经跟美的、小米、名创优品等品牌开始合作,还第一次参与了618的促销活动。

另一边的电商巨头们,也开始往外卖上扩,他们打的算盘是,希望把外卖做成流量入口,因为它高频,来把消费者留在自己的App里,再去买别的东西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别小瞧这个手段,它是有一定成效的。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,自外卖战开打以来,京东和淘宝的日活跃用户数明显有增长,比如在5月,叠加618的预热,淘宝增长了5000万,而同期的拼多多,就没怎么增长。高盛说这个逻辑就跟当年美团,基于外卖和点评这个基本盘,把业务拓展到酒店、旅游业务一样,这是有成功先例的。

特别对于京东来说,京东现在最发愁的就是DAU不够,高盛研报里的这幅图显示,京东的获客成本非常高,几乎是拼多多的2.5倍。在京东2024年的营销支出中,有三分之二是用来获客的。所以京东切入外卖,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增加主站流量。

国际投行的困惑:中国新一轮千亿外卖大战“值得打”吗?

所以高盛的一个结论是,电商平台等于是把自己的获客预算,本来投放到微信、抖音这些线上广告的,转移到外卖战场,变成补贴。一个副作用是线上广告的增长势头会放缓。

热点推送

本周关注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