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数智频道首页 > 人工智能 > 正文

全球首款:浙大一院、阿里达摩院发布主动脉急诊 AI 模型,快速识别“最凶险胸痛”
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合作,发布了一款名为iAorta的AI模型,专为胸痛急诊场景设计。该模型能在几秒钟内通过常规平扫CT识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,将确诊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。

全球首款:浙大一院、阿里达摩院发布主动脉急诊 AI 模型,快速识别“最凶险胸痛”

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,发病隐匿且进展迅速,但初期确诊困难。iAorta已帮助1万多名胸痛患者中的21例及时得到救治,目前在浙江省首批10家医院部署,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

全球首款:浙大一院、阿里达摩院发布主动脉急诊 AI 模型,快速识别“最凶险胸痛”

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8月20日的《自然·医学》期刊上。主动脉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血管之一,其夹层、壁间血肿或穿透性溃疡等病变被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(AAS)。若24小时内无法确诊并治疗,死亡率可高达30%。然而,AAS的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,导致误诊、漏诊和延迟诊断频发。

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浙大一院联合达摩院等机构组成研究团队,开发了“平扫CT+AI”技术来识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,从而帮助医生早期确诊。经过三年多的研发,iAorta能够在几秒内勾画出主动脉及其血管腔,并判断是否存在结构变化,以精准识别AAS。

研究团队首先回顾分析了国内三家医院超过13万名胸痛急诊患者的就诊记录,发现有近一半的AAS患者在初次诊断时被遗漏。利用AI对这些患者的平扫CT影像进行重新分析后,漏诊率显著降低至4.8%。

随后,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胸痛中心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,两个月内,iAorta从15584名患者中准确识别出21例AAS患者,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.5%和99.4%。AI的应用不仅大幅减少了确诊所需时间,还帮助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机。例如,一名43岁的患者因上腹部钝痛入院,初诊考虑胆囊结石,但在iAorta的帮助下,仅用1.6小时便确诊为主动脉夹层。

未来,这项技术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,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医院,旨在提高各级医院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,探索适合中国的急诊解决方案。

热点推送

本周关注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