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数智频道首页 > 产业+ > 正文

工信部等四部门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

市场监管总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通知,决定自2025年10月至2026年3月开展为期半年的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。此次整治旨在综合整治生产、销售及违法违规使用国Ⅱ发动机、劣质“三无”拖拉机等问题,加强源头管控,净化市场环境。

工信部等四部门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

整治的重点是突出重点地区和行业,从顶层制度到监管执法全面发力,全链条规范拖拉机等农机产品行业秩序。目标包括完善标准体系,优化环保信息公开制度,加强生产源头管控,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执法,全面规范市场秩序。此外,还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,查办一批违法案件,曝光典型案例,并加大警示曝光和宣传教育力度,提升农户辨识能力,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生态环境部门将研究修订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,调整优化环保信息公开平台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则加快推动大马力拖拉机等标准制修订,积极开展智能农机、新能源农机及农机低碳减排技术与装备标准研制,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。

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现场检查、抽样检测等方式,加强对新生产、销售拖拉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超标排放行为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产品质量监管,加大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力度,对违法经营主体进行打击和警示曝光。农业农村部门依法依规做好使用管理工作,执行对“三无”拖拉机不予登记上牌、不予补贴等规定。

电商平台特别是直播电商也将受到严格监管,督促其开展网售拖拉机等农机产品问题排查,建立完善的经营者和产品资质公示审核机制,重点审核发动机排放标准等参数。对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采取清理、屏蔽和下架措施。同时,加强对拖拉机相关产品的网络交易监测,依法追究电商平台法律责任。

各部门将结合职责,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。强化信用监管,将相关行政处罚信息依法公示,情节严重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。涉嫌伪造证件、定金诈骗、销售假冒伪劣等犯罪行为的,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加强执法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,及时通报、移送重大案件线索和舆情信息,视情联合查处相关违法案件。

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及时核查处置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知识,发布消费提示,提升农户质量意识和辨识能力。

热点推送

本周关注

MORE